荣国府刚诞生了三头虎崽崽,同一天又查出了张氏怀有身孕三月, 并且肚子里的孩子和新生的虎崽数量一样多, 荣国府上上下下喜翻了天。
贾赦难能一见的掏出自己暗搓搓藏起来的私房钱, 专门赏赐了家里头的每个下人两月的月钱。
另外,贾瑚和贾琏兄弟, 连带着涂渊也从他手里拿到了一个大红包。
当然了,由于此次如愿以偿最大功劳在于贾瑚,三人中还属贾瑚的红包最大, 乃贾赦命人特制的的。
贾瑚拿到的时候一举起来, 那红包能把他整张脸遮挡住。
另一方面, 通过乐开花的张家人与荣国府下人们的奔走相告,几天之后, 差不读文武百官的后宅妇人均知晓了张氏怀了三个娃娃的消息。
震惊之余, 不少和张氏交情不错的妇人, 带着自己的媳妇、女儿登门向张氏取经。
张氏出于一些原因, 又不能直接告诉她们,她一胎怀上仨全赖她儿子的贾瑚一句话, 只能推脱说是运气好。
然而, 这仍然无法抵挡热情上门的人们。
反倒因“运气”二字, 令那些人把功劳归置到了荣国府里养着的,代表着祥瑞之意的白虎和护国寺吉锦鲤身上。
紧跟着,一茬一茬登门拜访者送给吉锦鲤与白虎的供奉, 堆成了一座小山。
张氏看着真正的功臣贾瑚,想到府里的热闹, 心中又是无奈,又是好笑。
永丰街那边的贾宅,王氏、贾政和史氏自然亦获悉了此事。
原本这事儿无关他们,可一想起贾政娶妻纳妾以来,十几年间只得了贾珠一子,旁的别说是庶出之子了,便是连个庶出女儿也没有。
相比即将拥有五个孩子的贾赦,这时候三人才意识到,贾政一房的子嗣不是一般的单薄。
说句不好听的话,贾珠这些年被贾政关在家里读书,身子骨越来越弱,倘若他一旦出了什么事,贾政死后就没有人传宗接代,要绝嗣了!
意识到这一点,史氏和贾政都有一些慌了。
前者很快就张罗了起来,做主为贾政新纳了两个年轻看着好生养的姨娘,然后再挑了两名健康的丫鬟送过去伺候贾政。
贾政当时亦在为子嗣而苦恼,正好史氏雪中送炭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,当下欣然接受的四人,卖力耕耘播种,争取超过贾赦。
这可把王氏气坏了。
她虽然有贾珠傍身,却不代表不想再多要一个孩子,只可惜七年来夫妻、婆媳关系被她作的不是一般的恶劣。
王氏软硬兼施,什么法子都用过了,贾政就是不肯踏进她房间。
因此,王氏气出了一场病。
她将所有的过错归咎到了史氏身上,待到病情稍好一些,立刻和史氏展开了一场新的斗法较量。
恰好贾敏去了荣国府小住备嫁,史氏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,索性放开了全部顾忌跟王氏斗得昏天暗地,好不热闹。
说起子嗣单薄,贾家各房里其实不止贾政一房。
荣国府隔壁的宁国府一家子一样子嗣不丰。
贾敬和辛夫人成婚的时间比贾政、贾赦夫妻还长久,多年来却也只得了贾珍一个孩子。
尽管说那贾珍前一年十五娶了发妻,今年年初就生下了一孩子贾蓉,可是宁国府主子阶层的人口还是十分的稀少。
辛夫人历来和张氏关系好,虽不是第一时间就得知张氏怀三胎的喜讯,可也是紧接着贾瑚、张硑之后的那一批。
当时她就心念一动,琢磨着自己固然大了张氏几岁,但也没到三十,张氏能生她也能。
只不过,那段时间络绎不绝的访客登门拜访,张氏不得空,她就没好意思过去说明目的。
于是,辛夫人便打算等一段时间,热潮退下了以后,她再去请教张氏不迟。
这一天,张氏在为肚子里的三个闺女绣小衣裳,贾敏坐在她身边缝制娃娃的小鞋子,贾瑚就带着贾琏和三只毛绒绒、全身奶味的小老虎在榻上玩耍。
三只虎崽子早已能睁开了眼睛,眼下小鼻子一动一动的嗅着气味,动作有点笨拙地往贾瑚身上爬动。
很快,白色的那只就攀到了贾瑚头上,四只猫咪似的肉爪抱住贾瑚的脑袋,粉红色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动贾瑚脸颊。
另外两只则是一左一右抱住贾瑚的大腿,仰着下巴看着姐姐的动作,用软绵绵的小奶音嗷呜嗷呜的叫着,偶然还用小虎头蹭一蹭贾瑚。
可以说是非常可爱了!
人见了,一准迈不动腿离开!
这不,屋子里的丫鬟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老虎们,双目如星子闪闪发亮,恨不得变成贾瑚的大腿,被虎宝宝抱一抱蹭一蹭。
贾瑚小心拖住虎团子的小屁股,抱着它坐了起来。
憨头憨脑的小家伙呜呜奶叫着舔了两下爪子,贾瑚心棉花一样的软,当下亲了亲小白虎的脑袋,低头与它用鼻子互蹭。
一边贾琏看到了如此一幕,忙不迭从贾瑚腿部抱走一只蹭脸颊。
等了十余日,终于忍不住的辛夫人,就是在此种境况之下走了进来。
“还是你这里热闹。”辛夫人注视着全身散发母性光辉的张氏,艳羡道。
张氏放下东西,忙拉了辛夫人过来坐下,笑问道:“嫂嫂怎么来了?”
贾敏接过丫鬟端来的茶盏,放到了辛夫人面前。“嫂子喝茶!”
辛夫人颔首一笑,抿了一小口松缓心情。
放下杯盏,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跟张氏说道:“不瞒你说,我此次前来其实有事相求。”
张氏握住她的手,真诚地说道:“有什么事你尽管说,只要是力所能及的,我一定帮你。”
辛夫人扫了眼张氏的肚子,脸颊微红,沉吟了一会子,方启唇言语。
“是这样的,我府里孩子太少,平日里委实冷清,不如荣国府热闹。我……我寻思着再要几个孩子,所以来请教一下你,可懂得一胎多生这方面的秘法。”
“或者说,和你们家的白虎、吉锦鲤祈愿当真有用否?”
话罢,辛夫人羞赧地抿了抿唇,垂下眼帘,不好意思看张氏是什么表情。
张氏哭笑不得,视线下意识瞟向榻上逗弄虎宝宝的贾瑚,扶额道:“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,原是为了这个。”
本以为三胎引发的风波已经过去了,不成想还有一个在这儿等着。
瑚儿真是招来了一个好大的麻烦。
闻言,辛夫人霍然抬头,满眼希冀地凝视着张氏。“这话的意思是,你这里确实有经可取?”
在她灼灼目光之下,张氏感觉到了几分压力。
她摇头道:“咱们一家人,我就跟你实话实说了吧!‘经书’没有,不过你若真想要孩子,日后常来我府里,当着吉锦鲤和白虎的面儿多说一说你的心愿,指不定哪天就真怀上了。”
辛夫人一下来了精神,“当真如此灵验?那我是否需要供奉一点什么?”
张氏动作轻柔地摸了摸腹部,垂目回答道:“说实在的,我这一胎来得挺玄乎的。因为我家老爷和琏儿时常嘴上念叨说要三个闺女、妹妹。久而久之的,我就莫名其妙的怀上了,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可思议。”
她真真假假地说着,辛夫人却是丝毫不怀疑,忙道:“那我明日起天天过来,你不会嫌弃我烦吧?”
“别说是日日来了,你就是在我这儿住下也是无妨的。”张氏摇头笑道,话到末尾,话音一转又问:“嫂嫂想要儿子还是女儿?”
辛夫人脸又红了,小声道:“都想要,最好一胎生俩,一男一女龙凤呈祥。”
张氏低头瞄了眼自个儿肚子,一脸诚恳地提建议。“再加一个,凑成三个!”
嫂嫂,有福同享有难同当,一起怀三个,和我作伴,顺便帮忙分担一些目光吧!
“这……是不是有点多了?”辛夫人有点犹豫。
“不多,热闹。”张氏侧身,背着辛夫人向贾瑚使了一个眼色,问道:“瑚儿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”
贾瑚抱着小白虎,在张氏的目光催促下,点了一下脑袋。
张氏微微一笑,冲贾瑚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睛,从善如流问道:“那瑚儿你觉得,嫂嫂一胎几个妹妹几个弟弟好呢?”
她不露痕迹地引导贾瑚把对辛夫人的“祝福”说出口来。
贾瑚一瞬间就领会了张氏的深层含义,移目注视着辛夫人的肚子,顺着张氏的意思张开双唇。“伯娘就怀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吧!”
话音落下,贾瑚悄悄看向张氏,小声问道:“阿娘认为如何?”
“不错,我也是这么觉得的。”张氏高兴地点了点头,旋即拉着一脸懵逼的辛夫人,走到了贾瑚面前,指着他怀里的小白虎道:“嫂嫂先向小白虎许个愿,之后再去找大白虎和瑚儿养的那几条吉锦鲤。”
“还有敏儿你,再有俩月就要出嫁了,也来向家里的祥瑞祈愿一下吧。不过你头一胎没经验,先要一个,日后的再说。”
张氏回头拉了贾敏也过来,把贾敏羞得从头到脚红成了熟透的虾子。
然后,贾瑚眼睁睁地看着张氏拉着贾敏和辛夫人,将他当成了送子观音许愿要娃娃。
待她们出去后,默默地举起小白虎挡住了自个儿的脸。
第65章
夏季的尾巴来临,靠近西族边境的乌城突然爆发了大型瘟疫, 感染死亡者无数。
乌城处于偏远地区, 资源贫瘠, 医药方面平平,仅仅以乌城一城之力根本无法控制瘟疫的扩散。
当地官员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点, 为了避免乌城因为瘟疫成为一座死城,急忙派出了信使八百里加急把求救信件送往了京城。
急信抵达皇帝手里的时候,已经是夜晚亥时了。皇帝刚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准备就寝, 宫人就捧着信件急急巴巴地求见。
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乌城急信, 一朵乌黑的阴云聚拢来了皇帝头顶。
他为一城百姓忧心忡忡, 顾不得身体上的疲倦,强打起精神吩咐道:“来人!召百官进宫议事!”
御前总管太监闻令, 快步跑出殿门唤来了侍卫、太监, 遣其出宫宣百官入宫, 并请来宫里宫外已经参政的皇子。
这个时辰, 大部分人已经深陷梦中,舒舒服服的睡得正沉。
被下人大喊大叫生生从床上挖了起来, 各位官员暴躁得直想打人。
而后一听皇帝连夜紧急召见, 回想起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还是北族进犯, 边关告急。众人马上意识到有大事发生,就什么怒气都消了,火急火燎地起身穿衣, 火烧屁股似的赶赴皇宫。
很快,街道上便出现了无数疾驰向皇宫的车马, 绵绵不绝的车马声响起,宛如一阵风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
“……情况就是这样,朕欲选人带队前往乌城救援,诸位爱卿可有人愿担此重任?”
皇帝三言两语说明了乌城的危及形势,手指笃笃笃地敲打着御案上的急信,目光扫向下首百官,沉声发问。
乌城全城爆发了瘟疫,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危险,如若一个不小心染上了瘟疫,随时可能没命。但是解救了一城数十万百姓性命,却是足以记载在史册的大功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