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石门地处华北平原,四月份的季节,种植什么都不合适。
    小麦原本应该在去年秋冬时节种下。
    玉米应该等小麦收割之后再种下。
    土豆,红薯,花生,大豆,各种蔬菜的种植时间,所需阳光,温度都不一样。
    林凡急需粮食当饲料,急需新鲜蔬菜交换必要物资,他顾不了那么多了。
    天气转暖,所有东西一股脑种下。
    减产没有关系,重要的是不用坐吃山空了。
    经过一个月的大生产运动,林家铺子的供给出现失衡,农场的动物所剩无几。
    最直观的表现是,白狼王巡查领地的时候汇报,一只老鼠都看不到。猫头鹰干脆放弃在领地内筑巢。
    领地内的老鼠全被丧尸们吃光了。
    领地外的老鼠吓的不敢进来。
    林凡一直吐槽的鼠患问题,竟然是用这种办法解决的。
    ,
    “谈爱恨不能潦草,
    用信任立下誓言我来熬。
    这缘分像一道桥,
    旌旗飘啊飘...”
    桌子上的收音机里传来石门广播电台的广播。
    播放的是20多年前的歌曲缘分一道桥。
    男女主唱声嘶力竭,仿佛置身战场。
    他们对付的是长城外的怪兽,石门城的人们要对抗的是城墙外的丧尸。
    这首歌倒是非常应景。
    娱乐至死的年代早已经过去,一切为了生存的号召下,早就没有俊男靓女扭屁股了。
    这些丧尸爆发前的娱乐占据了人类的心灵。
    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,终于也尝到了大自然惩罚的滋味。
    “五花,我还真有点怀念老鼠在头顶爬的感觉呢。”
    林凡把弄着手里的小松鼠,有些失望的说道。
    “唧唧...”
    五花磨蹭着林凡的手掌,好像在说我也可以做到。
    “嘿嘿嘿,没错,你比老鼠强多了。”
    林凡抚摸着五花的小脑袋,开心的说道。
    “笃笃笃。”
    厚重的木门敲响,林凡不用回头看就能闻到赵大地身上那股悠长的臭味。
    “老子不在家,有事明天去行政中心说!”
    林凡气恼的喊了一句。
    他知道赵大地要干嘛,索性不见。
    大生产运动让农场损失惨重。
    赵大地这个大当家的成天在林凡面前诉苦。
    林凡也没有办法,开始敷衍他两句,最后索性不见了。
    黑市买卖的根基是双方物资交换,林凡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三道疤交换了。
    被砸坏的巡逻车还在南门口扔着,看见就烦心。
    大量弹药来不及补充,李定国只能带着林家卫第一班和第二班的士兵们锻炼体能。
    这期间还发生过丧尸被白狼咬死的事件。
    根本原因是食物不足,丧尸们偷偷跑到花溪谷吃动物,被白狼当场惩罚,抛尸荒野。
    林凡让林大发整理出一个名单,上面的物资让林凡头疼。
    电视机,洗衣机,收音机,主板,内存条,手机等等一大堆电子产品。
    这是林家铺子唯一能拿出手的东西,它们连一只老鼠都舍不得拿出去交换了。
    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最不值钱的玩意儿。
    一车拉过去,连一百斤大豆都换不到。
    唯一有用的怕是那一袋子核桃了。
    科技以人为本。
    在大量的丧尸面前,人类的科技树彻底沦为消灭丧尸的工具。
    所有前沿学科全部停滞不前,唯有基因,生物,生命科学还延续着前进的步伐。
    又如何?
    人类连丧尸的起源都不知道。
    更不要说如何消除丧尸病毒了。
    it技术没有新的突破,这些20年前的东西还能凑合着用。实在不行当做垃圾回炉重造也行。
    “算了。”
    林凡叹了口气。
    有总比没有强。
    能换一点是一点吧。
    “别敲啦,烦死老子了。我马上下山,去黑市碰碰运气。”
    林凡吼了一嗓子,赵大地这才安静下来,默默的转身离开。
    他需要玉米,大豆当做动物的精饲料。
    这样动物的身体才能强健,后代才能繁衍,膘长得才快。
    赵大地知道林凡烦,出于本职,他宁愿冒着被骂的风险也要让林凡重视一下农场的现状。
    赵大地虽然有时候不解风情,不过对待工作的态度没得说。
    林凡让林大发带人把所有电器拆解成零件,打包以后扛在身上,一个人独自下山。
    林凡知道这些东西根本换不来东西,他特意带上了一盒大包装的安全套,即便是20年前的东西,照样是宝贝。
    这可是大杀器,上至物资管理委员会那些大佬,下至三道疤这些见不到太阳的黑市老鼠都需要它。
    ,
    锦山县西北35公里处有一个山坳。
    山坳不大,以前是个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。
    进出只有一条宽不到四米的盘山路。
    盘山路的尽头,被铁丝网和岩石堵的死死的。
    岩石上面用红漆写着三个字:
    滚石坡。
    翻过铁丝网,里面跑着三条大黄狗,他们伸着舌头,喘着粗气,溜达在村口晒太阳。
    正对铁丝网的房间里,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流着哈喇子,不停的打盹。
    头抬起来望一眼盘山路,低下去摇晃一下脑袋。
    绕过岗哨,里面的房屋连成一片。
    围墙有三米多高,翻过围墙,一个个独门独院出现在眼前。
    其中一所院子里,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修理这锄头。
    他皮肤黝黑,四肢发达。
    “枝呀...”
    门开了,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跑进来。
    “又跑哪疯去了?”
    老洪笑呵呵的看着姑娘水汪汪的大眼睛。
    “我去看看小麦长多高了。”
    刘止瑶眉毛一挑,笑的很开心,她对小麦的涨势非常满意。
    老洪放下手里的锤子,站起身说道:
    “下午去锄草,锄头帮你修好了。”
    “知道了,老洪叔叔。”
    刘止瑶噘着嘴回应。
    “这孩子,一让干活就不高兴。咱们村全指望这茬麦子填饱肚皮呢。”
    “哎呀,我知道啦,成天念叨这个,你烦不烦。”
    刘止瑶摇晃着老洪的胳膊,开心的撒娇。
    被白狼王袭击后,老洪的队伍只剩下14个人。
    13个流放者,唯独刘止瑶是个例外。
    他是流放者的后代,也是唯一的一个后代。
    老洪被流放后,辗转多处,最后被刘止瑶的父亲救起,索性加入了滚石坡的队伍。
    当时的队伍很大,五十多号人。
    险恶的环境让队伍不断减员,加上石门医院忽然要进行活体实验,流放者们更是无处可逃。
    刘止瑶父母都死了。
    老洪接了班,继续拉着队伍顽强的生存。
    去年冬天,老洪带着队伍在滚石坡扎根。
    前途?
    他不敢想。
    他只想着多活一天是一天。
    谁知道未来会怎样。
    “洪叔叔,城里的姑娘也穿成我这个样子吗?”
    十八岁的年纪,开始思春,开始在意自己是不是美丽。
    刘止瑶摇摆着自己的花裙子,上面打满了补丁,浆洗多次后,颜色都掉了。
    老洪眼里泛着泪花,勉强挤出笑容。
    “当然啦,他们穿的还没有你俊呢。”
    “咯咯咯...”
    刘止瑶蹦蹦跳跳的跑进屋子,拿起小学六年级数学看起来。
    老洪的队伍没有知识分子,老洪自己不过是初中毕业。上学的时候学习不好,99%的知识都忘了。
    刘止瑶已经18岁,小学毕业的小孩子都比她强。
    虽然没有知识,但是她有的是生存技巧。
    特别是耍的一手好枪法,枪枪入魂,弹无虚发。
    加上她学的一身散打功夫,打起丧尸来,三五个近不了她的身。
    六年级数学对她来说就是天书,没有人点拨,只能靠自己琢磨。不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。
    她站起身,透过窗户对老洪说道:
    “洪叔,这次兑换物资带我一起去吧?”
    “真拿你没办法,算了,你迟早要接我班的,早认识他们也好。”
    老洪笑呵呵的说道。
    14个人在大自然和丧尸,人类面前渺小的不值一提。
    老洪时刻准备着见阎王,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刘止瑶,他把刘止瑶当做自己的闺女养。
    是该让她独立了。
    万一大家不在了,她好歹能有个去处。
    老洪跟三道疤提起过刘止瑶。
    万一他们死了,老洪希望三道疤收养她。
    当妹妹也好,当婆娘使唤也罢,将死之人没有资本谈条件,只要让刘止瑶活下去就行。
    “去收拾东西,咱们吃过午饭就出发。”
    老洪说道。
    “好嘞,还是洪叔叔对我好,不像其他叔叔,连村子都不让我出。”
    刘止瑶调皮的扮着鬼脸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